佳能 牙膏厂 EOS相机/EF镜头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07 点击数8015


1987

EOS相机诞生。
20多年经久不衰的相机系统

EOS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将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的连接装置电子化,有机地联动二者。因此开发时以Entirely Organic System(全有机系统)的首字母“EOS”来命名。EF卡口是EOS系列的象征,它秉承了EOS的开发理念,特点是在连接机身和镜头的卡口中只有电子触点,没有机械式联动。直到现在也是基本所有EOS相机都可以与EF镜头组合使用,证明了EOS系列在诞生伊始就已经考虑到了20年后的发展。改进后的EOS系统以Electro Optical System(电子光学系统)的首字母命名,融合了光学技术与电子工学,创建了数码单反相机的新标准。

EOS650

EF镜头登场。
全电子化带来镜头系统的进化

EF代表Electro Focus(电子对焦),EOS系列卡口系统是对焦电子化理念的展开。相机和镜头内的微型芯片通过电子信号互通信息,驱动镜头内的马达进行对焦。光圈叶片也是电磁驱动。而且,虽然现在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在25年前EF镜头诞生伊始就没有光圈环,之后其他厂商也采用了此设计,这也可以表明佳能的先见性。为了将来能够适应多种新的变化,佳能的目标就是实现在镜头和机身间没有机械式连接的全电子化卡口,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发展相机和镜头系统。EF镜头的基本规格打破了当时的常规,预见了现在的标准。全电子卡口实现相机与镜头间的信息共享

1987年佳能开始采用全电子卡口,掀开EF镜头和EOS系列单反相机的历史。过去,相机和镜头主要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联动。佳能发现了全电子卡口的优势,于是果断放弃机械方式,完成了更先进系统的开发。电子化相机系统中,机身和镜头可以进行必要信息的交换,而机械联动在这些方面往往有一些局限。佳能预测了以单反相机为中心的相机系统的电子化趋势,在机身上放置了8个触点,相应镜头上对应放置了7个触点用于机身与镜头间的信息交换。机身与镜头实现了实时的信息共享,使佳能相机系统的拍摄能力得到高度进化。

机身一侧的电子卡口

镜头一侧的电子卡口

EF卡口的嵌合直径为约54毫米(外径约65毫米),旋转角度规定约60°。法兰焦距(卡口基准面至焦平面的距离)约44毫米。机身一侧有8个电子触点,向镜头传递AF测距计算、控制等驱动指令。

镜头一侧的电子触点数量为7点(有部分通用点)。镜头与相机通过这些触点瞬间完成双向数字通讯。镜头将对焦镜片的位置信息、手抖动补偿的数据以及变焦位置的信息等传递给相机,辅助相机进行正确的运算。

 

基于全电子卡口的镜头内驱动系统和EMD电磁驱动光圈

全电子卡口的一大目的是使所有EF镜头都采用镜头内马达驱动系统和EMD电磁驱动光圈。执行器距离驱动部很近,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并减轻了驱动音。另外,可以根据从鱼眼镜头到超远摄镜头等不同镜头的尺寸和自动对焦动作特点搭配相应的执行器,可实现高速、安静、高精度的自动对焦。



各类执行器组合的示意图


 

1989

EOS-1发布。
让专业摄影师认可了自动对焦的EOS专业机型

EOS诞生两年后,经过充分的准备,面向专业摄影师的专业机型EOS-1面世。自动对焦感应器变为线型测距的十字型,通过提高测距灵敏度,自动对焦性能可应对专业用途,为摄影领域的拓展做出了贡献。

EOS-1

1993

开发超级UD镜片。
高画质与便携性兼备有了质的飞跃

镜头设计也是和色像差的斗争。光线通过镜片时会引起色散,导致色晕。为了尽可能抑制色像差,人工结晶萤石、UD(超低色散)镜片和超级UD(超级超低色散)镜片作为低色散光学技术应运而生。佳能研发了UD镜片作为代替昂贵萤石的玻璃材料,其折射率和色散等性能类似萤石,广泛应用于EF镜头中,为实现高画质和镜头的小型轻量化做出了贡献。1993年,佳能成功开发出效果与萤石相同级别的超级UD镜片,并且应用于EF 400mm f/5.6L USM上,发挥类似萤石镜片的效果,成为EF镜头实现高画质的强大后盾。

EF 400mm f/5.6L USM

1994

EOS-1N发布。
会思考的自动对焦预测被摄体动作

EOS-1N在自动对焦的理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说专业摄影师使用自动对焦功能便是从这款相机开始的。作为EOS-1的后代机型,EOS-1N仅改变了机顶形状并增加了1个按钮,外观设计上基本相同,操作系统保持稳定不变也是专业级机型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5个自动对焦点可通过伺服预测被摄体动作,拓展了体育摄影等的可能性。随着EOS-1N的面世,专业摄影师也开始积极使用自动对焦,改变了传统的拍摄方式。

EOS-1N

1995

IS影像稳定器问世。
内置手抖动补偿机构的高画质镜头

佳能将采用镜片偏移式的手抖动补偿机构命名为IS影像稳定器,于1987年在EF 300mm f/2 IS上试安装,1995年以EF 75-300mm f/4-5.6 IS USM的形式完成商品化。镜片偏移式手抖动补偿机构是根据手抖动的程度移动镜头内部光学元件来补偿抖动的装置。以往只有高精度固定由多片镜片构成的镜片组才能抑制像差,而IS影像稳定器正是打破了这种镜头设计常识的新技术。佳能成功地开发出了新的光学设计方式,以镜片组为单位分别抑制自身产生的像差。由此实现了即使偏移镜片补偿像差也不会影响画质的镜头内手抖动补偿机构。

EF 75-300mm f/4-5.6 IS USM

1996

数字影像处理器开发成功。
数码时代的新理念

为了迎接大势所趋的相机数码化进程,佳能公司内部于1993年左右开始研发被称为“数字影像处理器”的技术。将它作为集成电路实际安装在硬件中的第一款LSI(影像引擎)于1996年完成。这就是DIGIC数字影像处理器的原型。当时的数码相机一般利用常规LSI进行图像处理,品质和效率都不算特别好。为了迎接大势所趋的相机数码化进程,佳能公司内部于1993年左右开始研发被称为“数字影像处理器”的技术。将它作为集成电路实际安装在硬件中的第一款LSI(影像引擎)于1996年完成。这就是DIGIC数字影像处理器的原型。当时的数码相机一般利用常规LSI进行图像处理,品质和效率都不算特别好。佳能为了实现数码相机的高画质,针对数码相机图像处理,及相机的硬件控制,开发了专用LSI,这也是数字影像处理器概念的诞生。数字影像处理器掌控着将图像感应器接收光线产生的电子信号转换为影像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处理,并且负责相机内部大量的演算处理,是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也可谓是相机的引擎。

DIGIC

2000

搭载CMOS图像感应器。
佳能自身技术与前瞻性引领数码相机的潮流

佳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是EOS D30,它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约325万像素(约311万有效像素)CMOS图像感应器。当时主流的数码相机图像感应器是CCD图像感应器,甚至难以想像数码单反相机会用CMOS图像感应器这种“玩意儿”。佳能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采用了CMOS图像感应器。现在CMOS图像感应器已成为主流,而当初佳能看中的是CMOS图像感应器强大的降噪能力,不断致力于CMOS图像感应器的研究与商品化,并提高其画质,成为业界主导,这也证实了佳能的前瞻性。

CMOS图像感应器

2002

EOS-1Ds。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开端

EOS-1Ds沿袭了EOS-1D和EOS-1V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性,并搭载了35mm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一款面向专业摄影师的数码单反相机由此诞生。图像感应器尺寸和135胶片相同,使用EF镜头时成像视角和胶片相同。随着EOS-1Ds的发售,全画幅图像感应器的时代到来了,专业摄影的世界开始转向数码领域。

EOS-1Ds

2005

EOS 5D发布。
一代传奇的开篇

EOS 5D Mark II、EOS 5D Mark III作为现今一般用户青睐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一直引领着业界潮流。而“EOS 5D”就是它们的原始机型,这款相机面向摄影发烧友,搭载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将从前遥不可及的全画幅普及到民间,这也可以说EOS 5D是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史上一次伟大的飞跃。搭载的进一步优化的DIGIC II数字影像处理器、照片风格功能和2.5″大型液晶监视器等在当时都不多见,CMOS图像感应器的低噪点也获得了很高评价。

EOS 5D

2007

EOS-1Ds Mark III。
超越2000万的像素并实现实时显示拍摄

搭载约2110万像素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的专业机型。实现了比以往有巨大飞跃的高像素并兼具高感光度性能。且支持实时显示功能,改变了传统的拍摄方式。边观察电脑画面边进行遥控拍摄等功能有助于提高专业摄影棚的工作效率。

EOS-1Ds Mark III

2008

EOS 5D Mark II诞生。
可拍摄全高清短片的数码单反相机

这款相机的全高清短片拍摄功能值得纪念。可应对电影制作现场对小景深虚化的需求,这是在研发阶段也未曾预料到的。短片功能的影像表现与一般的专业摄像机有明显区别,因此受到了影视制作业专业人士的青睐。

EOS 5D Mark II

2011

融合高速与高画质两种特质的
专业机型EOS-1D X

EOS-1D系列以高速连拍功能见长,EOS-1Ds系列以全画幅高画质为特点,这两个系列都获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EOS-1D X作为新的专业级EOS相机融合了二者的特点。作为一款新型数码单反相机,它具有约181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较高约12张/秒的连拍速度令人震惊,高密度搭载61个自动对焦点,可实现常用感光度ISO 51200、扩展ISO 204800的高感光度拍摄。

EOS-1D X

2013

EF镜头累计生产数量突破9000万支

回顾EF镜头与EOS相机的历史,会发现其中蕴含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更新。伴随着数码单反相机的进化,佳能成长到今天获得了广泛支持,也深受用户好评。EF镜头自1987年在日本茨城县宇都宫工厂开始生产以来,如今在包括台湾佳能、马来西亚佳能和日本大分佳能共4地进行生产。截至2013年5月,累计生产数量达到9000万支。2012年8月突破8000万支后,仅历时9个月就达到了9000万支的产量。

2010年EOS相机累计生产量4000万台
2011年EOS相机累计生产量5000万台,
EF镜头累计生产量7000万支
2012年EF镜头累计生产量8000万支